“離離暑云散,尿尿涼風起。”8月24日,漫長的三伏天終于過完了,驕陽化為霖,出伏之后,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渡,天氣日漸干燥,晝夜溫差大,南陽市中心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主任李向輝提醒廣大市民,由于這種忽冷忽熱、忽風忽雨的天氣的強刺激,很容易引發(fā)各種疾病,所以秋季保健很重要,切莫讓疾病鉆了空子“秋后算賬”。秋季燥邪當令,容易耗傷津液,出現(xiàn)皮膚皸裂、口鼻干燥、口渴咽干等癥狀。“出伏”之后,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渡,氣侯逐漸干燥,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,而中醫(yī)認為“肺氣太盛可乘克肝木,故多酸以強肝木”。李向輝主任建議,秋宜少辛多酸,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,少吃辣椒、生姜、肉桂、花椒等;同時忌食煎炸燒烤,否則易生濕熱,損傷脾胃,加重秋燥,及時補充水分,色白入肺,可多吃白色食物,比如大米、豆腐、白蘿卜、銀耳或蓮藕等等,要合理膳食,均衡營養(yǎng),保持飲食的多樣化。出伏后的氣溫變化無疑是非常大的,早晚溫差會有8℃~10℃,這也是很容易讓人感冒的原因,再加上氣壓的影響,很容易讓人出現(xiàn)頭痛、乏力等癥狀,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,雖然我們常說“春捂秋凍”,但對于中老年人,特別是老年人,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長袖“薄衣”。這樣溫差對于身體的刺激要小一點,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小一點。要注意及時添加衣服,夜晚睡覺蓋好被子,以防腹部著涼。由于秋季天氣時冷時熱,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,要注意隨溫度變化而增減衣物,以保暖不受涼為宜。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,渾身懶洋洋的,這就是大家常說的“秋乏”。出伏之后是天氣由熱轉(zhuǎn)涼的交替時期,自然界的陽氣漸弱,人體內(nèi)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(zhuǎn)換,經(jīng)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,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(xiàn)象,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(xí)慣,“秋乏”更容易出現(xiàn)。想要減緩“秋乏”,睡眠尤其要充足,最好比平時多增加1小時睡眠。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現(xiàn)血壓不穩(wěn),引發(fā)心血管疾病。李主任說,晚上11點到凌晨1點,為子時,是陽氣生長的開始,同時是保養(yǎng)陽氣的關(guān)鍵時段,也是人體的最佳睡眠時間,錯過這個時間段,睡眠質(zhì)量就會大打折扣。一般最好10點半就上床睡覺,特別是一定要在凌晨1點前入睡,否則會影響第二天的陽氣的生成,不利于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,對身體會有比較大的損傷。另外,運動也要收斂強度,這個季節(jié),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(nèi)養(yǎng)階段,運動量不宜過大,以舒緩柔和為佳,防止出汗過多,陽氣耗損,最好選擇輕松平緩、活動量不大的項目,比如健步走、瑜伽、太極拳、八段錦等。